孩子发脾气,作为父母该怎么教育?——早教知识发表时间:2018-12-20 16:29 当孩子发脾气了,各位家长想必都很头疼,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?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解一番。 “我很生气,我要发泄” 当我们处在负面情绪之中,,常常会心跳加快,很想破口大骂,或者想把惹怒我们的人痛扁一顿。但理智会告诉我们,那样做不对,只会让问题更激化。所以,即便有情绪,我们也依然能控制住自己,不会一时冲动。。 但孩子有情绪的时候,往往不能做到像我们这样。因为对于大脑尚未发育完善,所以宝宝感到生气的时候,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出于本能的“反击”,有些孩子可能是打人,有些可能是扔东西,有些可能是大喊大叫。 情绪不能控制,但可以控制行为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有它的价值,让我们知道 “自己到底怎么了”,比如当我们生气时,往往会是因为受到了侮辱;失落的时候,往往是因为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等等。它帮我们了解自己,所以说,对孩子的情绪要接纳。 但是,在情绪主导下产生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,所以,当孩子有脾气了,并不被代表孩子做什么都可以——孩子需要知道良好行为的边界在哪里。 理解孩子的感受,并正确引导他们 当我们伤心、生气、难过时,会很希望有人理解我们。孩子也是一样的。 所以,当我们能够同理孩子的感受时,往往就能让孩子的情绪缓解大半,比如对孩子说:“你觉得很生气,是因为没经你同意就把玩具收起来了,是吗?”这会让孩子因为自己“被看见”“被理解”,而更愿意倾听你或和你倾诉。 接下来,你可以引导他自己思考“碰到让自己难过的事,怎么做才能好起来”的方法,比如对孩子说:“宝贝,我们怎么做,才能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呢?”孩子可能会说“要抱抱”,那就给他一个拥抱;如果孩子说“想打人”“扔东西”,那你可以给他一个软枕头或者一团纸,对他说:“宝宝生气了,很难过,可以捶枕头或者揉纸,努力把坏心情扔掉,但不能打人、扔东西。”这是在教导孩子学会用不伤害他人、不破坏环境的方式来疏解情绪。 当然,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一个“积极暂停角”,里面放上软垫,孩子喜欢的玩具、书籍,告诉孩子,他心情不好的时候,可以去“积极暂停角”,直到让自己心情好起来为止。这是在引导孩子学会,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,可以通过换个环境来让自己的情绪好起来。 不当行为出现时,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 如果孩子发脾气时,出现了打人、扔东西等不当行为,在同理他的感受,并引导他学习正确的方法疏解情绪后,还是需要让孩子为自己刚刚的不当行为负责的,这也是让他学习知道,做错了需要承担结果。比如打人了,牵着他的手,让他向对方道歉;扔东西了,引导他把东西捡回来放好。这也是在增强孩子的责任感,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。 学习在负面情绪中管理好自己的行为,对孩子来说是一门成长中的必修课。然而,在这“修炼” 的过程中,我们可能会遇到在引导之后,孩子依然用最“原始”的方法来应对。没关系,这很正常,因为任何新技能或者说好习惯的养成,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。 而孩子也只有在这样一次次恰当引导后的反复练习中,才能慢慢习得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,从而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。 |